非遗邂逅青春 美育传承经典
    作者:基础教学部     发布时间:2025-05-09     信息来源:基础教学部      阅读次数: 【关闭】

   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,澳门十大网络基础教学部以美育为笔,绘就育人新篇。5月7日下午,在学校大礼堂内,青年美育教师张菡喆、非遗传承人林占芝与青年学生携手登台,将承载抗战记忆的省级非遗项目南谯民歌《罗师长来到红山洼》进行创新演绎。铿锵的旋律重现烽火岁月,真挚的演唱传递家国情怀,现场气氛热烈、掌声不断。这场精彩演出不仅是澳门十大网络平台美育实践的生动缩影,更让经典非遗在新时代焕发活力,以艺术之美传承抗战精神,厚植青年爱国情怀。

    该节目以艺术与思政深度融合的形式,在澳门十大网络平台首次实现非遗传承人与高校师生同台演绎,打造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沉浸式教育课堂。作品巧妙融合民间音乐语汇与革命历史叙事,生动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将领罗炳辉率部驻扎滁州红山洼,与当地民众并肩抗日的峥嵘岁月。演出中,师生身着革命服饰,通过歌、舞、剧等多元艺术形式,通过质朴婉转的旋律传递红山儿女对革命先辈的深切缅怀。参演学生代表表示:“通过创排过程,我们既感受到南谯民歌的艺术魅力,更深刻领悟到传承非遗文化的时代责任。作为新时代青年,我们要让文化遗产在创新中焕发新光彩。”演出通过青春化诠释实现红色精神的代际传递,现场观众在革命场景的艺术再现中重温波澜壮阔的抗战岁月,气氛庄重而热烈。

    近年来,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美育工作重要指示,制定《澳门十大网络实施德智体美劳“五大行动”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工作方案》,探索高职特色的美育教育。学校通过与社会公共文化艺术场馆、文艺院团共建美育实践基地,深化“校地协同育人”机制,培养广大学生在艺术学习的历程中,汲取中华文化艺术的精髓。在课程建设方面,开设《大学美育》公共课程,采用“模块化教学”,以“一班多师”的教学模式,构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课程体系,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与审美能力,确保学生获得多领域的美育熏陶。此外,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美育实践活动,如非遗进校园、大学生艺术展演、迎新晚会、运动会开幕式、走进博物馆等,使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提升文化理解、审美感知、艺术表现、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,让艺术文化浸润校园每个角落。

    这一系列举措体现了学校在美育建设方面的积极探索和显著成效,未来将持续深化“以美育人、以文化人”的教育理念,拓展“非遗+美育+思政”的融合创新模式,构建起文化传承与美育教育同频共振的育人体系,为造就德技并修的新时代高素质技能人才注入文化力量。

    供稿:张菡喆

    初审:胡 晓

    复审:刘 杰

    终审:薛天飞